美丽中国行 hi,最近想去哪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 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 夏 新 疆 台湾省 香 港 澳 门
站内搜索:

摄影艺术家王智先生《魅羽》画册出版






王智

祖籍山东

1964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

1985年至1988年 曾任郑州轻工业大学摄影协会会长

2012年赴美国电影学院摄影专业进修

2012年 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2019年 “全球自然生态摄影师扶持项目”终评评委

2019年 中国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荣誉摄影师

 

展览

2019年 北京798艺术中心中国摄影家协会影廊《蓝色·旅途》个展

2019年 郑州河南省艺术中心《蓝色·旅途》个展

2019年 第八届大理国际影会《蓝色·旅途》个展

2019年 “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特别邀请展《蓝色·旅途》

2020年  第2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蓝色·旅途》个展

2020年  “第五届西安丝路影像博览会”特别邀请展《蓝色·旅途》

2020年   东江湖摄影艺术馆特别邀请展《蓝色·旅途》

2021年  三门峡中国摄影艺术馆《魅语》个展

2021年 北京中国摄影画廊《魅语》个展

2021年  《婆娑》入选并参展港深珠澳摄影联盟“定·位Aphoto当代摄影艺术展

2021年  第九届大理国际影会《魅羽》个展

2021年  上海影像艺术博览会个展

 

获奖

2009年《天鹅漫舞》河南省第二十八届“爱鸟周”野生鸟类摄影大赛一等奖

2012年《和谐家园》 中国摄影家协会“天鹅卡”杯黄河湿地白天鹅国际摄影大展银奖

2020年《蓝色·旅途》第2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作品奖”

2020年《蓝色·旅途》获得西安丝路影像博览会最佳展览呈现奖

2021年《魅羽》获得第九届大理国际影会“DIPE国际摄影节主席联盟大奖”

 

 

收藏

2015年《梳妆》定西市美术馆收藏

2019年《蓝色·旅途》两幅作品河南省文化馆收藏

2019年《蓝色·旅途》大理摄影博物馆收藏

2020年《蓝色·旅途》中国摄影家协会培训中心永久收藏

2020年 《蓝色·旅途》23幅作品被东江湖摄影艺术馆永久收藏

2021年《魅羽》2幅作品被中国摄影艺术馆永久收藏

 

 

 

 

出版

2010年《天使》等3幅作品入选《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成立100周年纪念》

2014年《美丽的天鹅湖》、《梦幻天使》、《和谐家园》选入《如何成为更优秀的摄影师》,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出版

2019年《蓝色·旅途》(5卷本)出版

2021年《魅羽》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魅羽”之魅

柳军

第一次看到王智拍摄天鹅的作品是2019年在北京798艺术区,当时王智在那里举办了《蓝色·征途》展览。这个展览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为王智的作品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看过很多拍天鹅的作品,王智的作品还是让我眼前一亮。在展览的研讨会上,我和王智进行了很多交流。  

拍摄天鹅其实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事情,拍的人太多,已经把天鹅的千姿百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也正因为如此,超越与创新成为横在每个摄影家面前的门槛,考验着摄影家的艺术灵感和创造能力。

王智是很明白这一点的。他知道不能走老路,要另辟蹊径。艺术创作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艺术的魅力来自于艺术家的个性精神,这种个性精神构成了作品的灵魂和意义。王智的《蓝色·征途》舍弃了摄影的再现性描述,直接指向视觉本身,他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主要在抽象结构和动态轨迹的表现上下功夫,在对光影、色彩、线条、瞬间等元素的选择、截取、强调、组织以及景深、景别的控制中,整合既有隽永意境又有构成意味的影像,意由景生,镜随意动,挥洒自如,无拘无束,显示出个人观察的特征和造型能力,也把题材自身的表现性充分地发挥了出来。

本来以为王智的天鹅已经拍得很好了,个性鲜明,完成度很高,应该说在天鹅题材中已经独树一帜了,但是仅仅两年时间,又看到了他的新作《魅羽》,很是惊讶,特别出乎意料的是,《魅羽》完全不同于过去的作品,是一种全新的构建。过去通过慢门强调飞行轨迹、多次曝光形成空间叠加等技法效果不见了,抽象形式的平面构成感弱化了,日常的观看经验在这里失效了,摄影家的镜头仿若穿透表象进入到一个潜在的未知的层面,这里充满了奇幻与神秘。在我看来,王智这一次的转变,从题材的进入上反映出一种审美视野的内移,即从外部对象世界转向内在心理世界,在影像的建构上从视觉观察转向了内心体验,在语言的表达上从形式美感转向了制造梦境,在艺术的风格上从形式主义转向了心理表现主义。所以,《魅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天鹅的新的视觉经验,很魅也很美,题材在艺术的创新中生发出新的意义。

王智的这一步迈得很大也很坚实,在景物摄影中创造了一种另类风格。王智认准一个题材,在坚持学习和不断反思中调整创作思路,在反复实验和努力探索中寻求新的突破,向我们不断提示着天鹅摄影的可能性,也把自己的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王智的摄影创作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承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吸收世界现代艺术成果,使他的作品既有内在的传统艺术精神的韵致,又清晰可见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这恰恰反映出一种艺术创作的时代语境。














深处的迷蒙

陈晓琦

摄影艺术评论家



追溯摄影家的摄影之路我们会发现大多是出于一种偶然。他们在后来的道路上或许会有许多的相似性,但总是各有各的开始。比如,1982年春季里的一天,正在上高二的王智参加班里的一次集体春游活动,恰好为他们开车的司机带了一部海鸥4A照相机而又有事离开,为同学拍照的任务落在了王智的身上。他第一次拿起定好光圈和快门的相机,在几分钟内学会了三项拍照的技能:转动摇把上卷;看毛玻璃上的影像;按动快门。活动结束后他激动了好几天。一件偶然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一粒摄影的种子却悄无声息地埋在了他的心底。


两年后,王智走进了大学的校门,看到五花八门的学生团体大张旗鼓招兵买马的招贴,感到既意外又有趣,这大概是大学特有的文化景观。王智没有明显的业余爱好,也不曾想有什么业余爱好,就在随意看新鲜的时候,学校摄影协会的广告映入眼帘,他决定加入摄影协会。第二年,因在协会里成绩突出,深孚众望,他担任了摄影协会主席。那段时间除了学业和协会工作,他还热衷两件事:一是读书,反复阅读能够得到的摄影书刊;二是钻暗房,进行各种操作和测试实验。大三的时候,王智在刊物上发表了第一幅作品,内容是城市风光。五年,摄影的种子终于萌芽。他说,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部美能达相机。


1988年走出校门后,王智进入郑州一家企业,他很快成为一个领域知名的技术专家,购买一部相机在经济上的已不成问题,极度的繁忙却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创作了。但是,萌芽的种子仍在倔强地、无声地生长,仿佛在等待一个绽放的契机。

 

这个契机来的仍是那么偶然。1998年的一天下午,王智驾车由山西返回河南,路过黄河边的一座大桥,忽然看到空中有一群白色的大鸟在鸣叫飞翔,好看极了,好听极了,他马上停车观看,直到大鸟消失在天空的尽头,仍然久久没有收回视线。夕阳余晖中飞翔的白色大鸟深深地印入了心底。不久他在三门峡再次看到了这种白色大鸟,并且知道了这就是天鹅。这些年飞来这里过冬的天鹅越来越多,三门峡正在成为天鹅越冬的栖息地。

 

 

在人类文化中,天鹅不仅是一种美丽的候鸟,更是一个美好的象征。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疣鼻天鹅大型玉雕,头折向后背,双翅尾翼舒展,卧姿优美,表明新石器时代天鹅就被注入人的思想情感,进入社会生活,在此后人类文明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与天鹅相关的文化意象和知识体系。历代水墨丹青、诗词歌赋、丝竹管弦里多有对天鹅的吟咏,人通过代入、移情,把天鹅人格化,对天鹅的纯洁、高雅、志向高远予以赞美,天鹅承载着人类的精神寄托和生命畅想,表达出人类的共同愿望和美好追求。一百多年来,圣桑的大提琴协奏曲《天鹅》委婉优美的旋律一直在拨动我们的心弦,柴可夫斯基作曲、彼季帕和伊凡诺夫编导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天鹅们美丽的舞姿倾倒一代又一代观众。天鹅的美丽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超越了民族和国度,成为古往今来全世界人们心中一个共同的美好意象。

 

 

王智已经急不可待。他马上来到一处天鹅栖息的湖边,湖面上上百只天鹅让他激动不已。看到有人在用长焦拍照,他马上驱车返回市区买来储存卡,借用拍照者的数码相机一连拍下了三张照片,才慢慢抚平胸臆。就这样,摄影的萌芽与夕阳天鹅的相遇,开启了一位摄影家的求索之路。



艺术家对自然的观看其实都处于一个更大的文化结构之中。在这个文化结构中,传统显示出潜在的强大的力量。格雷汉姆·卡拉克说:“风景摄影被局限在自设的惯例和代码之内。不管什么条件,它都体现了一种预先设定的美学和哲学,是我们阅读风景并赋予其意义的方式。”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最高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又是通过内省、直觉和体悟来达到的。在中国传统美学和传统艺术中,花鸟山水等自然景物都是审美对象,而不是像西方那样首先是一种认识对象,因此,自然山水也成为中国文人的思想载体、精神家园,由之形成了传统艺术注重情感体验、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学特征。但是,产生于科技的摄影的纪实属性与中国的艺术传统并不吻合,或许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为一种“美学冲突”。曾经,摄影的纪实性被看作一种“摄影艺术的局限”。从这个角度说,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正是解决这一美学冲突的探索,但是,郎静山的“集锦法”是中国摄影走向艺术的早期实践,在摄影语言上并没有获得普遍意义。此后,传统艺术经验与一般视觉原理的混合,成为中国景物摄影的集体主义的出场方式,形成了景物摄影的画意风格与沙龙趣味。在这个现象里,传统作为一种深层精神模式如何抵达个体经验,并在具有天然现代性的摄影的创作中展现,大可深究。

 

 

王智走遍了新疆、甘肃、宁夏、河南、山东等北方主要的天鹅迁徙栖息地,他用精湛的技艺和充满激情的镜头把天鹅的妙姿魅影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情节、细节和瞬间中展现天鹅的高贵与美丽,在色彩、光影与构成中营造隽永精妙的审美意境。他对天鹅的喜爱与日俱增,自己几乎要在无边的美好中融化了。

 

 

终于有一天,他发觉这条让他意气风发的创作之路似乎走到了尽头。环顾四周,摄影家们都在用同样的视角、近似的图像,重复着自己、雷同着他人。在摄影创作中仍在坚持读书的王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需要一次新的突破。曾在安塞尔·亚当斯工作室工作的美国摄影师、评论家大卫·贝尔斯和特德·奥兰德在他们的著作《艺术恐惧》的开篇就说:艺术创作是非常困难的,艺术家总有未完成的作品,他们或者不断重复自己,或者就放弃了,也有的在进行不下去的时候仍然抓住不放,而那些继续创作的人,都是学会了如何继续走下去的人。王智属于不言放弃的人,但继续走下去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有多少人都是困在了甚至永远停在了这个地方。



王智逐步调整自己的视角,开始了一次从真实性表象向意态化心象的战略转移。他的新探索同时在多个向度上展开。

 

 

首先是开发摄影可能性的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摄影的技术史和艺术史就是不断提供和不断开发新的表现可能性的历史,许多艺术上的创新与风格流派的产生都与发现和创造性地发挥摄影的某种表现潜能有着直接的关系。王智的拍摄分别指向了时间和空间。从摄影之初曝光数小时到如今的千分之一秒,摄影的发展似乎包含着一个不断提高速度追求快捷的历史,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用瞬间性来理解和表述摄影,而忽略了摄影时间的诸多意义及其包含的可能性。王智的新探索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慢门的控制让时间进入影像,对天鹅的表现由凝固的瞬间转为时间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对空间的改变,通过多次曝光,让不同的空间形成复加叠合,在多重影像的相互干涉作用中制造出新的空间,表现出更多的层次以及动感和空间叠合作用下产生的奇异效果。同时,王智还经常使用移动镜头、变换焦距等技巧强化效果。在这里,王智的拍摄实际上进入了一个实验性的过程。他必须在对虚实程度和飞行轨迹的预判中测定不同时间的效果,在对不同空间复叠效果的把握中决定多次曝光的瞬间,在各种技巧的使用中把握瞬间反应,减少偶然,增强可控。他在反复和充分的实践中不断调整数据,对比效果,积累经验,创作的别出心裁的效果。这时的影像,空间复映叠合,物象错位扭渉,色彩奇异诡谲,天鹅恍惚迷离,虚实与动静相生,真实与梦幻糅合。在这里,摄影特有的精确被拆解,突破了寻常的观看经验和常态化描述,表达出对时空表现性的感悟,并以此在规则与自由之间建立起自己的表述逻辑,创造出一个超越性的幻化的天鹅意象。


 

其次是走向抽象的探索。王智关于摄影可能性的实验无疑受到抽象艺术的启迪,他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方式其实必然会带来影像的抽象性,或者说抽象性才是他的探索的旨归。抽象艺术是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塞尚以来直到康定斯基、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等人那里,抽象艺术家们对观看本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确立了抽象艺术在艺术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王智排除了以往作品中往往包含的情节、故事以及生物学、生态学等意义,转向了光影、色彩、线条的构成,让观察、感觉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在物体自然的呈现中抽取元素,探索那些最基本的视觉元素的构成可能性,以对抽象的结构性和表现性的掌握,构建一种超越寻常观看经验的“有表现力的形式”。苏珊·朗格指出:“艺术抽象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既不脱离个别,又完全不同于经验中个别,比经验中个别更具普遍意义,容纳更多意味的东西。达到这样目的的唯一方法,就是使创造出的东西成为虚幻的,一切实在性隐遁、排除,外观表象得以突出。说得更明确些,就是断绝这个某物与现实的一切关系,与自然脱离;与此同时使其外观表象达到高度的自我完满,成为一个不用分析解释便可直观把握的概念性形式。”这段话完全可以成为王智抽象性探索的注释。


 

第三是对艺术传统的回望。当以西方当代艺术为参照的摄影新潮日渐势盛的时候,从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中寻找新的可能性,也是当下摄影创作的一种显见的方向选择。传统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创造、传承、积淀形成的超稳定性的结构性力量,它深刻地参与民族文化心理的建构,影响着历史的走向。传统在任何时候都是艺术创作的宏观背景、参照系统。在《六扇屏·天鹅》的创作中,王智的目光穿过千年时空投向了宋代。宋代被称为中国古代美学的高峰。王智说他特别欣赏宋代艺术单纯简洁,清新出尘,意境悠远的品质以及自然生灵与自然环境和谐安宁的氛围,他对宋代一些经典画家的作品十分熟悉,在天鹅观察拍摄中时常有场景勾起他对宋代山水花鸟画作的记忆,于是,宋代绘画与天鹅摄影的结合成为王智的一种另类化的新的实验。王智在天鹅的栖息地仰观俯察,寻寻觅觅,走遍了水边、林地、山包,逐渐地以现场观察为基础的“六扇屏”的构想生发成熟起来,他没有依靠后期的选择、调试、裁切等强行手法,而是在现场完成拍摄。他以波澜不惊、夕阳余晖轻洒的水面为背景,采用俯拍的方法使之铺满画面,显得色调统一,气氛温馨,画面简洁,淡雅别致,在着意留出的大幅空白中,天鹅点点散落亦真亦幻,疏木俏枝倒影渺渺更显水面安静飘逸。六幅作品,一气呵成。《六扇屏·天鹅》在国际影会展出时,大幅熟宣打印,仿古卷轴装裱,独具一格,凸显展场。这个时期的创作中,这种“着意于宋”的图像不时显现,可以看作他探索中的一个维度或者尝试性地伸出的触觉。对于具有天然现代性的摄影来说,传统艺术并不仅仅是一个需要摒弃的事物,还是一种思想和语言的资源,新的观念的烛照下会闪现出奇异的光芒。





 

第四是新观念的渗透。传统与当代、中国与世界,各种艺术思潮并行交错,构成了当下艺术创作的“中国语境”。不同观念或清晰或模糊,或直接或间接,或单一或综合,或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艺术家的创作,形成了愈发复杂的艺术现实,这些也体现在王智多向度的探索中。比如慢门虚化、多次曝光的影像复叠以及抽象化,就是将熟悉的被摄对象处理成异于常态的面貌呈现出来,打破人们既定的视觉经验,制造欣赏的陌生感,由此增强视觉刺激和震撼,这是一种自觉的“陌生化”的努力。“陌生化”概念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来的,后来在世界文学艺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他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然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改变现实形象,创造陌生效应,成为很多摄影家创新的方式。王智从再现性的记录到幻象性的表达、从具象的瞬间到抽象性的构成、从空间的深度到平面化的转变、从移情的体验到纯粹性的视觉,其间都可以从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苏珊·朗格的“有表现力的形式”乃至“诉诸事物本身”的现象学等理论中找到线索,与此同时,诸多传统艺术风格、现代艺术流派均在他的参照之中。这些资源支持了他的多样化的探索实践,2019年出版的五卷本的《蓝色·旅途》为此做出了一份翔实的小结。这时,王智并不认为自己的“旅途”已经走到了尽头,多向度的探索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过程,其间他已经比别人走得都远。这时他觉得需要一次全面的梳理,一次深刻的整合,他依稀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就在前方。








2020年的天鹅季如约而至,但天鹅在王智的镜头里已经改变。《魅羽》让人想起尼采的信条:“梦幻世界的美丽幻想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源泉。”王智已经远离了大众的热闹,他把内心留给了一个人的时刻。他的内心深处潜藏着一种对某种状态的期待,这种状态来自他对天鹅的莫名的感应,抑或是天鹅对他的诱惑。他把自己交付给这种状态而获得一种精神的释放。这仿佛是一种与天鹅的新的奇遇,所有曾经的过往都消融于其中,不着一痕。他灵光乍现般抵近一个被具体物象所遮蔽的纯粹世界,他的这些图像里,隐含着一种渗透其中的欲望,一种心绪与场景的共振,一种冥想的特质。他完全摆脱了事物的真切再现和技术特殊效果的表现方式。他需要一种容纳心绪与冥想的氛围,一道能够融化自己与天鹅的梦境,于是他把精力放在氛围的营造上,按照内心的想象幻化场景。


西美尔认为现代的本质根本上就是心理主义,即根据我们的内在反应并作为一个内在世界来体验和解释世界。在这个天鹅季,王智坚持个体观看的立场,在他冥想中的“心象风景”里,景物渐渐虚化模糊,天鹅如灵隐匿其中,甚或踪迹难寻。天鹅在常态中被转化为一种非常态,变得陌生神奇,不可思议,充满秘密,从而制造出一个让日常经验失效的视觉谜题。在经验与谜题的对峙中,多种意义的诱惑和暗示鼓励着反复的阅读和解释的欲望,这大大增强了观者在阅读中的视觉搜索能力,天鹅在视觉搜索中倍加彰显,魅力四射。因隐匿而彰显,这是《魅羽》包含的一个悖论,也是一种艺术表达的辩证法。


《魅羽》给出的不是事实或未知的事实,而是一种超越了客观事实的只属于摄影的经验或想象。苏珊·朗格说: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有脱离尘寰的倾向,它所创造的最直接的效果,是一种离开现实的“他性”,对这个“他性”的种种描述有“奇异性”“逼似”“虚幻”“透明”“超然独立”“自我丰足”等。《魅羽》是一个没有摄影我们就无法获得的超然独立、自我丰足的摄影事实,寓示着摄影艺术的本质。



或许不能从一次偶然就认定一种摄影人生,偶然的背后一定潜藏着深沉和复杂的因素,只是我们的回溯可以从那次偶然开始。待铺展开来后我们发现,王智迄今为止的摄影历程,其实是很多摄影家共同的道路:从大众化的观看进入,走向新的可能性的探索,在不断地突破和打磨中走向个性的生长和确立。虽然其间有着各种各样具体的不同,但在同一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中,王智所面对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共同性的问题,那么王智的探索也就不仅是个人的,也是属于艺术史的。因此,《魅羽》也就有了更多的意义。


2021年5月于郑州



购买方式:扫微信或支付宝购买(定价:378元/本)


 

(编辑:吴为)

摄影艺术家王智先生《魅羽》画册出版

发布时间:2021-10-20 09:07:24






王智

祖籍山东

1964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

1985年至1988年 曾任郑州轻工业大学摄影协会会长

2012年赴美国电影学院摄影专业进修

2012年 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2019年 “全球自然生态摄影师扶持项目”终评评委

2019年 中国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荣誉摄影师

 

展览

2019年 北京798艺术中心中国摄影家协会影廊《蓝色·旅途》个展

2019年 郑州河南省艺术中心《蓝色·旅途》个展

2019年 第八届大理国际影会《蓝色·旅途》个展

2019年 “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特别邀请展《蓝色·旅途》

2020年  第2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蓝色·旅途》个展

2020年  “第五届西安丝路影像博览会”特别邀请展《蓝色·旅途》

2020年   东江湖摄影艺术馆特别邀请展《蓝色·旅途》

2021年  三门峡中国摄影艺术馆《魅语》个展

2021年 北京中国摄影画廊《魅语》个展

2021年  《婆娑》入选并参展港深珠澳摄影联盟“定·位Aphoto当代摄影艺术展

2021年  第九届大理国际影会《魅羽》个展

2021年  上海影像艺术博览会个展

 

获奖

2009年《天鹅漫舞》河南省第二十八届“爱鸟周”野生鸟类摄影大赛一等奖

2012年《和谐家园》 中国摄影家协会“天鹅卡”杯黄河湿地白天鹅国际摄影大展银奖

2020年《蓝色·旅途》第2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作品奖”

2020年《蓝色·旅途》获得西安丝路影像博览会最佳展览呈现奖

2021年《魅羽》获得第九届大理国际影会“DIPE国际摄影节主席联盟大奖”

 

 

收藏

2015年《梳妆》定西市美术馆收藏

2019年《蓝色·旅途》两幅作品河南省文化馆收藏

2019年《蓝色·旅途》大理摄影博物馆收藏

2020年《蓝色·旅途》中国摄影家协会培训中心永久收藏

2020年 《蓝色·旅途》23幅作品被东江湖摄影艺术馆永久收藏

2021年《魅羽》2幅作品被中国摄影艺术馆永久收藏

 

 

 

 

出版

2010年《天使》等3幅作品入选《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成立100周年纪念》

2014年《美丽的天鹅湖》、《梦幻天使》、《和谐家园》选入《如何成为更优秀的摄影师》,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出版

2019年《蓝色·旅途》(5卷本)出版

2021年《魅羽》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魅羽”之魅

柳军

第一次看到王智拍摄天鹅的作品是2019年在北京798艺术区,当时王智在那里举办了《蓝色·征途》展览。这个展览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为王智的作品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看过很多拍天鹅的作品,王智的作品还是让我眼前一亮。在展览的研讨会上,我和王智进行了很多交流。  

拍摄天鹅其实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事情,拍的人太多,已经把天鹅的千姿百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也正因为如此,超越与创新成为横在每个摄影家面前的门槛,考验着摄影家的艺术灵感和创造能力。

王智是很明白这一点的。他知道不能走老路,要另辟蹊径。艺术创作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艺术的魅力来自于艺术家的个性精神,这种个性精神构成了作品的灵魂和意义。王智的《蓝色·征途》舍弃了摄影的再现性描述,直接指向视觉本身,他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主要在抽象结构和动态轨迹的表现上下功夫,在对光影、色彩、线条、瞬间等元素的选择、截取、强调、组织以及景深、景别的控制中,整合既有隽永意境又有构成意味的影像,意由景生,镜随意动,挥洒自如,无拘无束,显示出个人观察的特征和造型能力,也把题材自身的表现性充分地发挥了出来。

本来以为王智的天鹅已经拍得很好了,个性鲜明,完成度很高,应该说在天鹅题材中已经独树一帜了,但是仅仅两年时间,又看到了他的新作《魅羽》,很是惊讶,特别出乎意料的是,《魅羽》完全不同于过去的作品,是一种全新的构建。过去通过慢门强调飞行轨迹、多次曝光形成空间叠加等技法效果不见了,抽象形式的平面构成感弱化了,日常的观看经验在这里失效了,摄影家的镜头仿若穿透表象进入到一个潜在的未知的层面,这里充满了奇幻与神秘。在我看来,王智这一次的转变,从题材的进入上反映出一种审美视野的内移,即从外部对象世界转向内在心理世界,在影像的建构上从视觉观察转向了内心体验,在语言的表达上从形式美感转向了制造梦境,在艺术的风格上从形式主义转向了心理表现主义。所以,《魅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天鹅的新的视觉经验,很魅也很美,题材在艺术的创新中生发出新的意义。

王智的这一步迈得很大也很坚实,在景物摄影中创造了一种另类风格。王智认准一个题材,在坚持学习和不断反思中调整创作思路,在反复实验和努力探索中寻求新的突破,向我们不断提示着天鹅摄影的可能性,也把自己的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王智的摄影创作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承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吸收世界现代艺术成果,使他的作品既有内在的传统艺术精神的韵致,又清晰可见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这恰恰反映出一种艺术创作的时代语境。














深处的迷蒙

陈晓琦

摄影艺术评论家



追溯摄影家的摄影之路我们会发现大多是出于一种偶然。他们在后来的道路上或许会有许多的相似性,但总是各有各的开始。比如,1982年春季里的一天,正在上高二的王智参加班里的一次集体春游活动,恰好为他们开车的司机带了一部海鸥4A照相机而又有事离开,为同学拍照的任务落在了王智的身上。他第一次拿起定好光圈和快门的相机,在几分钟内学会了三项拍照的技能:转动摇把上卷;看毛玻璃上的影像;按动快门。活动结束后他激动了好几天。一件偶然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一粒摄影的种子却悄无声息地埋在了他的心底。


两年后,王智走进了大学的校门,看到五花八门的学生团体大张旗鼓招兵买马的招贴,感到既意外又有趣,这大概是大学特有的文化景观。王智没有明显的业余爱好,也不曾想有什么业余爱好,就在随意看新鲜的时候,学校摄影协会的广告映入眼帘,他决定加入摄影协会。第二年,因在协会里成绩突出,深孚众望,他担任了摄影协会主席。那段时间除了学业和协会工作,他还热衷两件事:一是读书,反复阅读能够得到的摄影书刊;二是钻暗房,进行各种操作和测试实验。大三的时候,王智在刊物上发表了第一幅作品,内容是城市风光。五年,摄影的种子终于萌芽。他说,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部美能达相机。


1988年走出校门后,王智进入郑州一家企业,他很快成为一个领域知名的技术专家,购买一部相机在经济上的已不成问题,极度的繁忙却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创作了。但是,萌芽的种子仍在倔强地、无声地生长,仿佛在等待一个绽放的契机。

 

这个契机来的仍是那么偶然。1998年的一天下午,王智驾车由山西返回河南,路过黄河边的一座大桥,忽然看到空中有一群白色的大鸟在鸣叫飞翔,好看极了,好听极了,他马上停车观看,直到大鸟消失在天空的尽头,仍然久久没有收回视线。夕阳余晖中飞翔的白色大鸟深深地印入了心底。不久他在三门峡再次看到了这种白色大鸟,并且知道了这就是天鹅。这些年飞来这里过冬的天鹅越来越多,三门峡正在成为天鹅越冬的栖息地。

 

 

在人类文化中,天鹅不仅是一种美丽的候鸟,更是一个美好的象征。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疣鼻天鹅大型玉雕,头折向后背,双翅尾翼舒展,卧姿优美,表明新石器时代天鹅就被注入人的思想情感,进入社会生活,在此后人类文明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与天鹅相关的文化意象和知识体系。历代水墨丹青、诗词歌赋、丝竹管弦里多有对天鹅的吟咏,人通过代入、移情,把天鹅人格化,对天鹅的纯洁、高雅、志向高远予以赞美,天鹅承载着人类的精神寄托和生命畅想,表达出人类的共同愿望和美好追求。一百多年来,圣桑的大提琴协奏曲《天鹅》委婉优美的旋律一直在拨动我们的心弦,柴可夫斯基作曲、彼季帕和伊凡诺夫编导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天鹅们美丽的舞姿倾倒一代又一代观众。天鹅的美丽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超越了民族和国度,成为古往今来全世界人们心中一个共同的美好意象。

 

 

王智已经急不可待。他马上来到一处天鹅栖息的湖边,湖面上上百只天鹅让他激动不已。看到有人在用长焦拍照,他马上驱车返回市区买来储存卡,借用拍照者的数码相机一连拍下了三张照片,才慢慢抚平胸臆。就这样,摄影的萌芽与夕阳天鹅的相遇,开启了一位摄影家的求索之路。



艺术家对自然的观看其实都处于一个更大的文化结构之中。在这个文化结构中,传统显示出潜在的强大的力量。格雷汉姆·卡拉克说:“风景摄影被局限在自设的惯例和代码之内。不管什么条件,它都体现了一种预先设定的美学和哲学,是我们阅读风景并赋予其意义的方式。”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最高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又是通过内省、直觉和体悟来达到的。在中国传统美学和传统艺术中,花鸟山水等自然景物都是审美对象,而不是像西方那样首先是一种认识对象,因此,自然山水也成为中国文人的思想载体、精神家园,由之形成了传统艺术注重情感体验、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学特征。但是,产生于科技的摄影的纪实属性与中国的艺术传统并不吻合,或许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为一种“美学冲突”。曾经,摄影的纪实性被看作一种“摄影艺术的局限”。从这个角度说,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正是解决这一美学冲突的探索,但是,郎静山的“集锦法”是中国摄影走向艺术的早期实践,在摄影语言上并没有获得普遍意义。此后,传统艺术经验与一般视觉原理的混合,成为中国景物摄影的集体主义的出场方式,形成了景物摄影的画意风格与沙龙趣味。在这个现象里,传统作为一种深层精神模式如何抵达个体经验,并在具有天然现代性的摄影的创作中展现,大可深究。

 

 

王智走遍了新疆、甘肃、宁夏、河南、山东等北方主要的天鹅迁徙栖息地,他用精湛的技艺和充满激情的镜头把天鹅的妙姿魅影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情节、细节和瞬间中展现天鹅的高贵与美丽,在色彩、光影与构成中营造隽永精妙的审美意境。他对天鹅的喜爱与日俱增,自己几乎要在无边的美好中融化了。

 

 

终于有一天,他发觉这条让他意气风发的创作之路似乎走到了尽头。环顾四周,摄影家们都在用同样的视角、近似的图像,重复着自己、雷同着他人。在摄影创作中仍在坚持读书的王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需要一次新的突破。曾在安塞尔·亚当斯工作室工作的美国摄影师、评论家大卫·贝尔斯和特德·奥兰德在他们的著作《艺术恐惧》的开篇就说:艺术创作是非常困难的,艺术家总有未完成的作品,他们或者不断重复自己,或者就放弃了,也有的在进行不下去的时候仍然抓住不放,而那些继续创作的人,都是学会了如何继续走下去的人。王智属于不言放弃的人,但继续走下去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有多少人都是困在了甚至永远停在了这个地方。



王智逐步调整自己的视角,开始了一次从真实性表象向意态化心象的战略转移。他的新探索同时在多个向度上展开。

 

 

首先是开发摄影可能性的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摄影的技术史和艺术史就是不断提供和不断开发新的表现可能性的历史,许多艺术上的创新与风格流派的产生都与发现和创造性地发挥摄影的某种表现潜能有着直接的关系。王智的拍摄分别指向了时间和空间。从摄影之初曝光数小时到如今的千分之一秒,摄影的发展似乎包含着一个不断提高速度追求快捷的历史,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用瞬间性来理解和表述摄影,而忽略了摄影时间的诸多意义及其包含的可能性。王智的新探索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慢门的控制让时间进入影像,对天鹅的表现由凝固的瞬间转为时间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对空间的改变,通过多次曝光,让不同的空间形成复加叠合,在多重影像的相互干涉作用中制造出新的空间,表现出更多的层次以及动感和空间叠合作用下产生的奇异效果。同时,王智还经常使用移动镜头、变换焦距等技巧强化效果。在这里,王智的拍摄实际上进入了一个实验性的过程。他必须在对虚实程度和飞行轨迹的预判中测定不同时间的效果,在对不同空间复叠效果的把握中决定多次曝光的瞬间,在各种技巧的使用中把握瞬间反应,减少偶然,增强可控。他在反复和充分的实践中不断调整数据,对比效果,积累经验,创作的别出心裁的效果。这时的影像,空间复映叠合,物象错位扭渉,色彩奇异诡谲,天鹅恍惚迷离,虚实与动静相生,真实与梦幻糅合。在这里,摄影特有的精确被拆解,突破了寻常的观看经验和常态化描述,表达出对时空表现性的感悟,并以此在规则与自由之间建立起自己的表述逻辑,创造出一个超越性的幻化的天鹅意象。


 

其次是走向抽象的探索。王智关于摄影可能性的实验无疑受到抽象艺术的启迪,他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方式其实必然会带来影像的抽象性,或者说抽象性才是他的探索的旨归。抽象艺术是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塞尚以来直到康定斯基、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等人那里,抽象艺术家们对观看本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确立了抽象艺术在艺术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王智排除了以往作品中往往包含的情节、故事以及生物学、生态学等意义,转向了光影、色彩、线条的构成,让观察、感觉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在物体自然的呈现中抽取元素,探索那些最基本的视觉元素的构成可能性,以对抽象的结构性和表现性的掌握,构建一种超越寻常观看经验的“有表现力的形式”。苏珊·朗格指出:“艺术抽象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既不脱离个别,又完全不同于经验中个别,比经验中个别更具普遍意义,容纳更多意味的东西。达到这样目的的唯一方法,就是使创造出的东西成为虚幻的,一切实在性隐遁、排除,外观表象得以突出。说得更明确些,就是断绝这个某物与现实的一切关系,与自然脱离;与此同时使其外观表象达到高度的自我完满,成为一个不用分析解释便可直观把握的概念性形式。”这段话完全可以成为王智抽象性探索的注释。


 

第三是对艺术传统的回望。当以西方当代艺术为参照的摄影新潮日渐势盛的时候,从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中寻找新的可能性,也是当下摄影创作的一种显见的方向选择。传统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创造、传承、积淀形成的超稳定性的结构性力量,它深刻地参与民族文化心理的建构,影响着历史的走向。传统在任何时候都是艺术创作的宏观背景、参照系统。在《六扇屏·天鹅》的创作中,王智的目光穿过千年时空投向了宋代。宋代被称为中国古代美学的高峰。王智说他特别欣赏宋代艺术单纯简洁,清新出尘,意境悠远的品质以及自然生灵与自然环境和谐安宁的氛围,他对宋代一些经典画家的作品十分熟悉,在天鹅观察拍摄中时常有场景勾起他对宋代山水花鸟画作的记忆,于是,宋代绘画与天鹅摄影的结合成为王智的一种另类化的新的实验。王智在天鹅的栖息地仰观俯察,寻寻觅觅,走遍了水边、林地、山包,逐渐地以现场观察为基础的“六扇屏”的构想生发成熟起来,他没有依靠后期的选择、调试、裁切等强行手法,而是在现场完成拍摄。他以波澜不惊、夕阳余晖轻洒的水面为背景,采用俯拍的方法使之铺满画面,显得色调统一,气氛温馨,画面简洁,淡雅别致,在着意留出的大幅空白中,天鹅点点散落亦真亦幻,疏木俏枝倒影渺渺更显水面安静飘逸。六幅作品,一气呵成。《六扇屏·天鹅》在国际影会展出时,大幅熟宣打印,仿古卷轴装裱,独具一格,凸显展场。这个时期的创作中,这种“着意于宋”的图像不时显现,可以看作他探索中的一个维度或者尝试性地伸出的触觉。对于具有天然现代性的摄影来说,传统艺术并不仅仅是一个需要摒弃的事物,还是一种思想和语言的资源,新的观念的烛照下会闪现出奇异的光芒。





 

第四是新观念的渗透。传统与当代、中国与世界,各种艺术思潮并行交错,构成了当下艺术创作的“中国语境”。不同观念或清晰或模糊,或直接或间接,或单一或综合,或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艺术家的创作,形成了愈发复杂的艺术现实,这些也体现在王智多向度的探索中。比如慢门虚化、多次曝光的影像复叠以及抽象化,就是将熟悉的被摄对象处理成异于常态的面貌呈现出来,打破人们既定的视觉经验,制造欣赏的陌生感,由此增强视觉刺激和震撼,这是一种自觉的“陌生化”的努力。“陌生化”概念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来的,后来在世界文学艺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他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然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改变现实形象,创造陌生效应,成为很多摄影家创新的方式。王智从再现性的记录到幻象性的表达、从具象的瞬间到抽象性的构成、从空间的深度到平面化的转变、从移情的体验到纯粹性的视觉,其间都可以从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苏珊·朗格的“有表现力的形式”乃至“诉诸事物本身”的现象学等理论中找到线索,与此同时,诸多传统艺术风格、现代艺术流派均在他的参照之中。这些资源支持了他的多样化的探索实践,2019年出版的五卷本的《蓝色·旅途》为此做出了一份翔实的小结。这时,王智并不认为自己的“旅途”已经走到了尽头,多向度的探索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过程,其间他已经比别人走得都远。这时他觉得需要一次全面的梳理,一次深刻的整合,他依稀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就在前方。








2020年的天鹅季如约而至,但天鹅在王智的镜头里已经改变。《魅羽》让人想起尼采的信条:“梦幻世界的美丽幻想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源泉。”王智已经远离了大众的热闹,他把内心留给了一个人的时刻。他的内心深处潜藏着一种对某种状态的期待,这种状态来自他对天鹅的莫名的感应,抑或是天鹅对他的诱惑。他把自己交付给这种状态而获得一种精神的释放。这仿佛是一种与天鹅的新的奇遇,所有曾经的过往都消融于其中,不着一痕。他灵光乍现般抵近一个被具体物象所遮蔽的纯粹世界,他的这些图像里,隐含着一种渗透其中的欲望,一种心绪与场景的共振,一种冥想的特质。他完全摆脱了事物的真切再现和技术特殊效果的表现方式。他需要一种容纳心绪与冥想的氛围,一道能够融化自己与天鹅的梦境,于是他把精力放在氛围的营造上,按照内心的想象幻化场景。


西美尔认为现代的本质根本上就是心理主义,即根据我们的内在反应并作为一个内在世界来体验和解释世界。在这个天鹅季,王智坚持个体观看的立场,在他冥想中的“心象风景”里,景物渐渐虚化模糊,天鹅如灵隐匿其中,甚或踪迹难寻。天鹅在常态中被转化为一种非常态,变得陌生神奇,不可思议,充满秘密,从而制造出一个让日常经验失效的视觉谜题。在经验与谜题的对峙中,多种意义的诱惑和暗示鼓励着反复的阅读和解释的欲望,这大大增强了观者在阅读中的视觉搜索能力,天鹅在视觉搜索中倍加彰显,魅力四射。因隐匿而彰显,这是《魅羽》包含的一个悖论,也是一种艺术表达的辩证法。


《魅羽》给出的不是事实或未知的事实,而是一种超越了客观事实的只属于摄影的经验或想象。苏珊·朗格说: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有脱离尘寰的倾向,它所创造的最直接的效果,是一种离开现实的“他性”,对这个“他性”的种种描述有“奇异性”“逼似”“虚幻”“透明”“超然独立”“自我丰足”等。《魅羽》是一个没有摄影我们就无法获得的超然独立、自我丰足的摄影事实,寓示着摄影艺术的本质。



或许不能从一次偶然就认定一种摄影人生,偶然的背后一定潜藏着深沉和复杂的因素,只是我们的回溯可以从那次偶然开始。待铺展开来后我们发现,王智迄今为止的摄影历程,其实是很多摄影家共同的道路:从大众化的观看进入,走向新的可能性的探索,在不断地突破和打磨中走向个性的生长和确立。虽然其间有着各种各样具体的不同,但在同一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中,王智所面对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共同性的问题,那么王智的探索也就不仅是个人的,也是属于艺术史的。因此,《魅羽》也就有了更多的意义。


2021年5月于郑州



购买方式:扫微信或支付宝购买(定价:378元/本)


 

(编辑:吴为)

评 论
手机:  
电话:  
联系人:
Q Q:   195303763
地址:  西安高新区高新一路9号富德大厦

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
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项目历经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各项建设...
滁州首部旅游形象宣传片亮
近日,滁州市首部旅游宣传片《滁非绝色》正式对外亮相。据悉,该宣传片以四个具有代表...
《芈月传》热播助长淮南景
近日,正在热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着实让“淮南十景”之一的春申君战国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