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行 hi,最近想去哪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 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 夏 新 疆 台湾省 香 港 澳 门
站内搜索:

品读胡武功先生策展的《中国纪实摄影20人联展》

 



胡武功简介

1949年7月生于西安,1969年始在部队从事新闻摄影,40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摄影的改革与进步。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积极推行纪实摄影,主张用摄影关注现实,记录历史,揭示人性。先后发起和参与策展《艰巨历程》、《中国人本》、《中国民间体育》、《中国纪实摄影20人》、《丝绸之路》等大型摄影展赛,在摄影实践与摄影评论上独树一帜,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影像革命的代表性人物。

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07年9月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

  先后出版专著12部,主编、参编大型影像图书5部,作为总策划人与央视合拍24集大型高清系列纪录片《时代写真.时光》一部。先后出版文集《摄影家的眼睛》、《中国影像革命》、摄影画册《胡武功摄影作品集》、《四方城》以及《西安记忆》、《藏着的关中》、《相貌》等专著,主编《中国摄影四十年》、《中国人本》等。另有,同名图书《胡武功》。

  现任西安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陕西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按语:2010年由胡武功策展的《中国纪实摄影20人联展》在西安美术馆成功举办,同时由胡武功、潘科主编出版同名画册。后央视记录频道追踪拍摄了相同内容的20集纪录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今天我们转发展览和画册的前言,以飨读者。(文字有删节)




     见证——中国纪实摄影20人

   ——策展人语

                        胡武功


随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摄影界涌现了一大批直面生活,正视现实,见证历史,展现人性的人文主义摄影家。


   打工妹在邓小平像前留影  (余海波   摄)


  历史的审判  (李晓斌   摄)


     收割(胡武功 摄)


在数十年的摄影实践中,他们对国家的现实与未来始终充满正义的期待,对民族心灵的自由和百姓基本权利的拥有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始终予以殚精竭虑的记录。他们是一批不仅有着良好视觉素养的摄影师,而且是一批具备个性化理念和坚强毅力的探索者。在数十年漫长的岁月里,他们为中国纪实摄影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更为共和国的社会进步与历史变迁留下了有着深刻理解与展现的不朽影像。


    暴雨将至  (王征 摄)

  

参与中国纪实摄影联展的20位作者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沈阳、昆明、海口、兰州、宁夏、深圳、青岛等地。他们的作品不仅把过来人引入一个温馨的记忆中,还将对90后的青年们讲述不曾体验的历史故事。他们的许多作品都是在不同时期产生过广泛社会影响的名作,甚至家喻户晓。我们把20人的优秀专题集中起来集体展示,这还是第一次。这些作品再现了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心灵轨迹,体现着中国纪实摄影实现了从宏大叙事到为小民立像的转变,展现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的整体风貌,成为当代中国历史可视的细节备忘录。


  非典病房  (贺延光  摄)


   读书 (解 海龙 摄)

 

  合影的老夫妻(吴平关摄)


纪实摄影是以人文主义的眼光,观察和捕捉的那些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事物的影像,揭示人性、展现人的精神世界并赋以人道主义关怀的影像。

   开双眼皮   (雍和   摄)


   河南新郑  (姜健  摄)


   合影   (黑明 摄) 


中国纪实摄影,其视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刺点深入到社会与人心的底层,它的功能影响和改变着文明进程和人生命运,它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向往者和爱好者。中国纪实摄影在揭示问题、关注人性、践行人文关怀的同时,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展现文化冲突的特质。也就是说中国纪实摄影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侧重记事、讲故事的层面,而是敏锐地捕捉生活提供的影像及其影像组合,或直接揭示或象征性地展现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差异、矛盾、冲突和新的价值取向。这是中国纪实摄影的特色,也是中国纪实摄影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孩子们在刘老妈家里看电视   (任锡 海  摄)


   移动生命  (黄一鸣   摄)


   西宁一拉萨  (王福春 摄)


优秀的纪实摄影师的重要标志,是一贯坚持或者说用自己的作品阐释一种哲学——生命的哲学,文化的哲学,而不在于其作品外在形态的花拳绣腿和张牙舞爪。摄影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记录了什么,更在于他认识与阐述了什么。在摄影师极其个性化的认识与阐述中,我们省悟出,所有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与阐释,其实质都是对自我的认识与阐释。以往,我们是压抑与改造个性,以适应某种共性。今天,我们视个性张扬为荣。只有个性的充分展现,才是社会常态的健康展现。


   保安寺街(王文澜 摄)


  三峡移民  (晋永权  摄)


新世纪以来,更多有文化、有修养的青年人带着更新的视觉理念与价值判断走进摄影,逐渐改变着中国摄影的传统面貌。虽然其作品可能显得稚嫩,但是它们表现出的民主与自我意识却是强烈的,影像的个性化特征是鲜明的,它们预示着中国纪实摄影更为宽阔的愿景。


  大龄婚礼  (彭振戈   摄)


  茶境 (陈锦  摄)


 

《见证——中国纪实摄影人联展》,虽然大都还是在“说事”,说的都是一代普通百姓的“心事”。这些切肤的细枝末节的事情,构成了共和国改革开放的艰巨历程,展现了一代国人充满艰辛、无奈、尴尬和温情的记忆。

有西方专家曾说中国摄影师所拍的影像,手法是他们早已用过的。其实穿老鞋走新路,没有什么不好的。况且,中国摄影师拍自己的生活,见证自己的足迹,虽然手法没有创新,但却坚持和张扬了摄影的基本属性,为人类六分之一的人口留下了鲜活的细节影像文本。不能不说是中国摄影师穿老鞋走出的一个灿烂的辉煌。

                                         2010年7月14日



  封面:《工地上》文 摄


 (编辑:老吴)

品读胡武功先生策展的《中国纪实摄影20人联展》

发布时间:2021-11-10 21:15:59

 



胡武功简介

1949年7月生于西安,1969年始在部队从事新闻摄影,40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摄影的改革与进步。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积极推行纪实摄影,主张用摄影关注现实,记录历史,揭示人性。先后发起和参与策展《艰巨历程》、《中国人本》、《中国民间体育》、《中国纪实摄影20人》、《丝绸之路》等大型摄影展赛,在摄影实践与摄影评论上独树一帜,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影像革命的代表性人物。

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07年9月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

  先后出版专著12部,主编、参编大型影像图书5部,作为总策划人与央视合拍24集大型高清系列纪录片《时代写真.时光》一部。先后出版文集《摄影家的眼睛》、《中国影像革命》、摄影画册《胡武功摄影作品集》、《四方城》以及《西安记忆》、《藏着的关中》、《相貌》等专著,主编《中国摄影四十年》、《中国人本》等。另有,同名图书《胡武功》。

  现任西安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陕西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按语:2010年由胡武功策展的《中国纪实摄影20人联展》在西安美术馆成功举办,同时由胡武功、潘科主编出版同名画册。后央视记录频道追踪拍摄了相同内容的20集纪录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今天我们转发展览和画册的前言,以飨读者。(文字有删节)




     见证——中国纪实摄影20人

   ——策展人语

                        胡武功


随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摄影界涌现了一大批直面生活,正视现实,见证历史,展现人性的人文主义摄影家。


   打工妹在邓小平像前留影  (余海波   摄)


  历史的审判  (李晓斌   摄)


     收割(胡武功 摄)


在数十年的摄影实践中,他们对国家的现实与未来始终充满正义的期待,对民族心灵的自由和百姓基本权利的拥有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始终予以殚精竭虑的记录。他们是一批不仅有着良好视觉素养的摄影师,而且是一批具备个性化理念和坚强毅力的探索者。在数十年漫长的岁月里,他们为中国纪实摄影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更为共和国的社会进步与历史变迁留下了有着深刻理解与展现的不朽影像。


    暴雨将至  (王征 摄)

  

参与中国纪实摄影联展的20位作者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沈阳、昆明、海口、兰州、宁夏、深圳、青岛等地。他们的作品不仅把过来人引入一个温馨的记忆中,还将对90后的青年们讲述不曾体验的历史故事。他们的许多作品都是在不同时期产生过广泛社会影响的名作,甚至家喻户晓。我们把20人的优秀专题集中起来集体展示,这还是第一次。这些作品再现了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心灵轨迹,体现着中国纪实摄影实现了从宏大叙事到为小民立像的转变,展现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的整体风貌,成为当代中国历史可视的细节备忘录。


  非典病房  (贺延光  摄)


   读书 (解 海龙 摄)

 

  合影的老夫妻(吴平关摄)


纪实摄影是以人文主义的眼光,观察和捕捉的那些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事物的影像,揭示人性、展现人的精神世界并赋以人道主义关怀的影像。

   开双眼皮   (雍和   摄)


   河南新郑  (姜健  摄)


   合影   (黑明 摄) 


中国纪实摄影,其视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刺点深入到社会与人心的底层,它的功能影响和改变着文明进程和人生命运,它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向往者和爱好者。中国纪实摄影在揭示问题、关注人性、践行人文关怀的同时,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展现文化冲突的特质。也就是说中国纪实摄影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侧重记事、讲故事的层面,而是敏锐地捕捉生活提供的影像及其影像组合,或直接揭示或象征性地展现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差异、矛盾、冲突和新的价值取向。这是中国纪实摄影的特色,也是中国纪实摄影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孩子们在刘老妈家里看电视   (任锡 海  摄)


   移动生命  (黄一鸣   摄)


   西宁一拉萨  (王福春 摄)


优秀的纪实摄影师的重要标志,是一贯坚持或者说用自己的作品阐释一种哲学——生命的哲学,文化的哲学,而不在于其作品外在形态的花拳绣腿和张牙舞爪。摄影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记录了什么,更在于他认识与阐述了什么。在摄影师极其个性化的认识与阐述中,我们省悟出,所有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与阐释,其实质都是对自我的认识与阐释。以往,我们是压抑与改造个性,以适应某种共性。今天,我们视个性张扬为荣。只有个性的充分展现,才是社会常态的健康展现。


   保安寺街(王文澜 摄)


  三峡移民  (晋永权  摄)


新世纪以来,更多有文化、有修养的青年人带着更新的视觉理念与价值判断走进摄影,逐渐改变着中国摄影的传统面貌。虽然其作品可能显得稚嫩,但是它们表现出的民主与自我意识却是强烈的,影像的个性化特征是鲜明的,它们预示着中国纪实摄影更为宽阔的愿景。


  大龄婚礼  (彭振戈   摄)


  茶境 (陈锦  摄)


 

《见证——中国纪实摄影人联展》,虽然大都还是在“说事”,说的都是一代普通百姓的“心事”。这些切肤的细枝末节的事情,构成了共和国改革开放的艰巨历程,展现了一代国人充满艰辛、无奈、尴尬和温情的记忆。

有西方专家曾说中国摄影师所拍的影像,手法是他们早已用过的。其实穿老鞋走新路,没有什么不好的。况且,中国摄影师拍自己的生活,见证自己的足迹,虽然手法没有创新,但却坚持和张扬了摄影的基本属性,为人类六分之一的人口留下了鲜活的细节影像文本。不能不说是中国摄影师穿老鞋走出的一个灿烂的辉煌。

                                         2010年7月14日



  封面:《工地上》文 摄


 (编辑:老吴)

评 论
手机:  
电话:  
联系人:
Q Q:   195303763
地址:  西安高新区高新一路9号富德大厦

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
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项目历经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各项建设...
滁州首部旅游形象宣传片亮
近日,滁州市首部旅游宣传片《滁非绝色》正式对外亮相。据悉,该宣传片以四个具有代表...
《芈月传》热播助长淮南景
近日,正在热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着实让“淮南十景”之一的春申君战国文化园...